一、鐵
!!(一)鐵全自動氮吹儀在人體內的含量與分布
!!正常成年人體內含鐵(<2=6)約>7
#,平均
:87
#。女性稍低,與月經期失血失鐵、懷孕期及哺乳期鐵
的消耗量增加有關。
!!鐵是血紅蛋白和肌紅蛋白的重要組成成分,血紅蛋白含鐵占鐵總量的
?79
>
@/9,肌紅蛋白約占
79。此外,以鐵卟啉為輔基的酶,如過氧化物酶、過氧化氫酶、細胞色素類、鐵硫中心等結構中約占
.9,
其余的
$79為貯存鐵。
!!體內鐵的貯存主要是以鐵蛋白(A422<1<6)和血鐵黃素(B40=C
、十二指腸和空腸。胃酸可促使鐵成為離子態鐵或成為結合疏松的有機態鐵, 有利于鐵的吸收。在腸道 +,條件下, -./ 0溶解度大于 -." 0,所以 -./ 0的吸收率要比 -." 0的高 / ’"倍。 食物中的還原性物質,如維生素 1、半胱氨酸、葡萄糖和果糖等都能使 -." 0還原成 -./ 0。蛋白質分解的產 物氨基酸由于能與鐵螯合成可溶性物質,也有利于鐵的吸收。無機離子中, 12/ 0、34/ 0、54/ 0、16" 0等有助 于鐵的吸收,而 17/ 0、89" 0、5)/ 0則不利于鐵的吸收。由于磷和鐵形成不溶性的磷酸鐵,故含高磷酸的食 物不利于鐵的吸收,同時,植酸、草酸、茶葉中的鞣酸等也可干擾鐵的吸收。 !!鐵的吸收對于鐵在機體內的平衡起著重要作用。鐵的吸收是小腸上皮細胞的主動代謝過程,吸收過 程在很大程度上受機體內當時的鐵水平、鐵貯存量、血紅蛋白合成速率、造血功能、鐵蛋白合成狀態等諸多 因素的影響。在小腸黏膜的絨毛基底部腺窩部位的柱狀細胞可接受由運鐵蛋白轉來的鐵,正是這些鐵的 數量、水平,作為黏膜細胞是否吸收鐵的信號,決定腸道內的鐵被吸收的速率。當鐵的攝入達到人體需求 量時,黏膜細胞已積累了較多的鐵,其吸收受到限制。而當細胞脫落時,細胞的鐵就被排出。 ! !/*鐵的排泄 !!正常情況下,鐵的吸收與排泄保持動態平衡,正常人每日經各種途徑排出的鐵約 #*%’& ()。人體大 部分鐵隨糞便排出,也有一部分鐵從泌尿生殖道脫落細胞中丟失,通常每日尿排出鐵不超過 #*% ()。 !!(四)鐵的運輸與貯存 ! !&*鐵的運輸 !!從小腸黏膜細胞吸收入血的 -./ 0由血漿銅藍蛋白(同時具備血清亞鐵氧化酶的活性)氧化成 -." 0,